小儿湿疹俗称「奶癣」、「湿毒」,好发于2岁以内的婴幼儿,是一种原因复杂
的过敏性皮肤炎。虽说随着小孩日渐长大,一般会自行消失,很少复发,但罹患湿疹
时,有-个最大的症状,就是奇痒难耐,小孩会非常的难受。
有些宝宝后脑长了湿疹,睡觉的时候会不停扭动小脑袋以止痒,最后导致「枕秃」,一大片头发都给磨掉,可见有多痒!
今年夏天,小区一位邻居,新婚不久便生下个胖小子,孩子刚满2个月时,长了很多小红疹,搔痒难耐,烦躁不安,孩子的爸妈心疼得不得了。涂抹不少药膏,起初有效,没多久后又长出来。
听说我懂中医,她马上抱着孩子来找我。对于湿疹,一般强调消炎、抗菌。西医用类固醇、抗组胺等药物治疗,虽效果明显,但易反复发作,且不能长期使。用中医认为,此病主要因为孩子饮食不节,脾胃失调,湿热内盛、脾虚血燥所引起,许多中药方以调理脾胃、清除湿毒为主。民间有很多偏方,但也不宜盲目使用。
如用艾叶煮水洗澡的方法,对于阴虚火旺的幼儿,或由于湿热引起的「渗出型湿疹」,就必须慎用。
我看了看这个孩子,里3层、外3层包得紧紧的,头发都有点湿了,小脸红红的。解开衣服再看,从脖子到背上,长了一大片疹子,有些疹子已经溃烂,外头渗着淡黄色的水。孩子体内的湿、热不能透出来,能不生疹子吗?
第一种:清沥草汁。取25謩洎沥草,放在约800毫升的水里,先泡上10几分钟,后用大火烧滚,再以小火者[20分钟。煮好的药汁待冷却后,用杀菌过的棉球蘸汁,抹在患处,每天3次。抹完让药自然风干,不用洗掉。
如果宝宝身上的湿疹面积较大,可依比例多熬些药汁,把熬好的药汁倒进洗澡水里拿来洗澡。
注意事项:罹患湿疹的宝宝禁用肥皂,洗澡水也不能太热,这些都会进一步刺激宝宝娇嫩的皮肤。如果湿疹渗出较重,就要避免用水洗澡,否则易引起厌染。
这个偏方只有清沥草1味药,但可别小看它。俗话说「一方水土,养一方人」,其实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药。
「清沥草」主要生长在中国广西地区和越南,当地环境湿热,人们普遍用它来治湿疹,效果非常好。
中医硏究证实,清沥草具有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的功效,除用于湿疹搔痒的症状之外,对湿热泻痢、黄疸、带下、热淋(下泌尿道急性感染)等病症都非常有效o但药较苦寒,若孩子本身有寒症,就要小心使用。如果买不到清沥草,还有一个偏方也值得推荐。
第二种:三黄片。用三黄片加冰片,研成细末。湿性疹子,用温和的洗液洗净’
擦干后,在患处撒上药粉;干性疹子,则将药粉用麻油调成糊状,涂在患处,每天
2\3次即可。
第三种:松花粉。对于脂漏型或湿润型湿疹的婴儿,可在洗浴擦干后,用松花粉均匀涂在患处,这种花粉制剂,含有丰富的胺基酸和纯天然维生素,以及多种酶,能增强皮肤代谢,吸水性较强,外用有祛风、收敛、祛湿、止血的作用,对皮肤糜烂丶脓水淋漓、尿布性皮肤炎等有很好的疗效,尤其用于婴幼儿护肤爽身,防治小儿皮肤湿疹,快速又有效。
上述3种方法,对于缓解湿疹症状有很好的效果,但从根本上治愈,还需要根据患者的个别体质差异,注意以下几个方面:
1大人:防治小儿湿疹应先从饮食着手。母乳喂养的孩子在湿疹发作期间,妈妈应马上停止吃鱼、蟹、鸡、牛奶,及牛、羊肉等「发物」。
2小孩:喝奶粉的孩子罹患湿疹时,可以换一种品牌,找到孩子较适应的,或将奶粉多煮滚几次,使奶粉中易导致过敏的蛋白改变性质,进而减少过敏。
除上述方法外,再推荐2个食疗方给妈妈,让她回去给孩子调理。
1薏仁扁豆粥.取炒熟的扁豆100克,薏仁、白米或小米各100克,同煮至扁豆熟烂为止。此粥具有清热利湿、健脾和中之效。
2茵陈陈皮茶:茵陈、陈皮各15克,煎水饮用,可加少许糖,有助清热利湿、理气健脾。
贴心叮咛:待小孩病情好转以后,皮肤上的痂皮会逐渐脱落,千万不要强行撕掉痂皮。
母亲依吩咐,回去后先给孩子敷药水,再配合食疗’1个多星期后,疹子便逐渐消失不见了。